top of page
Untitled_edited.jpg

Dr. M

Give you no limit


歡迎來到Dr. M

​在這裡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Home: Welcome

DR. M

Martin Lin, Taiwan, currently in UK

MD, MSc in Sports Medicine Exercise &Health, CSCS

對於運動有著異常的熱情,希望透過運動讓世界變得更好

運動傷害處理

​一般復健

Workshop經驗分享

肌力體能訓練

​醫療雜談

IMG_4784.JPG
Home: About
Home: Blog2
Writer's pictureDr. M

選擇困難...我到底應該走哪科?


Figure from Internet

很久以前分享過醫師的養成過程,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醫學系在做什麼?醫師的養成過程。雖說目前還在第三年的住院醫師階段,但也經歷過了糾結到底應該走哪一科的過程,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分享一下當初自己如何做決定。當然這篇文章完全是個人的心得分享,每一個人的考量都不太一樣。至於如果還在猶豫要不要選擇醫學系的學生可以參考另外一篇文章:走上成為醫師這一條路。


自己的個性與喜好

選擇科別的時候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個性與喜好,雖說職業本身未必需要和興趣相符,但至少不能夠討厭自己的職業。畢竟職業基本上會跟著你好長一段時間,所以如果這個科別會讓你厭惡或痛苦,那最好不要選擇該科別。下面是一些當初我問自己的問題:

  • 醫師單純是一個工作還是也是興趣?

  • 理想的生活型態?

  • 抗壓性如何?

  • 可以接受快速的節奏嗎?(喜歡慢慢來還是快速解決)

  • 喜歡與人接觸嗎?喜歡和人建立長久的關係嗎?

  • 喜歡動手或操作嗎?

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後面的選擇,因為都會對應到不同科別的一些特色,所以先了解自己的需求與喜好再來選擇自己理想的科別很重要。


各個科別的特色

了解每個科別的特色才有辦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在醫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許多機會可以見習或實習。我認為在見習或實習階段除了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觀察生活的型態與臨床的樣貌,畢竟知識都可以學習,但見習或實習的目的除了知識的學習以外,體驗該科別的生活藉以評估自己對該科的興趣也很重要。醫師的樣貌真的百百種,從下面的梗圖可以略知一二。

在區分科別時一個最初階也最簡單的方式是先以內科系或外科系作為區分,再由這兩大科系往下做選擇。內科系或外科系的區分可以透過需不需要開刀或會不會涉及開刀做初步的分界。目前衛福部的部定專科有:家庭醫學科、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骨科、神經外科、泌尿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神經科、精神科、復健科、麻醉科、放射診斷科 、放射腫瘤科 、解剖病理科 、臨床病理科 、核子醫學科 、急診醫學科 、職業醫學科與整形外科。上述科別如果單純以內外科區分大概可以以下列方式呈現:

  • 內科系:內科、家醫、兒科、神經、精神、復健、麻醉、放腫、核醫、急診

  • 外科系:外科、婦產、骨科、神外、泌尿、耳鼻喉、眼科、皮膚

  • 其他:放射、病理、職醫

內科系的特色大多有需要和病人長時間接觸,主要透過藥物治療所以看到成效可能需要比較久的時間。然而近幾年來也有許多介入性的治療可以在手術以前執行,所以對於喜歡動手的人而言也可以受到滿足。舉例來說內科有內視鏡的檢查治療以及心導管、復健科有超音波導引注射、麻醉科有影像導引注射等等。急診科雖然不開刀但是也有許多實作項目包含插管、急救、外傷處理等等。急診相對其他科別的上下班時間又不太一樣,依照醫院的不同有所不同,有些醫院會以 12 小時班來安排,因此一個月可能有半個月在上班但接下來的半個月就放假,如果可以接受長時間的上班又喜歡有長時間休假,那急診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一些科別如急診和麻醉科,基本上患者並不在你的名下,所以下班就是下班了,下班後病人的狀態和你無關。如果不喜歡下班後還要懸著一條線在那邊擔心患者狀況,這兩個科別的特性就可以被考量。

相較於內科系節奏較慢,以開刀為主的外科系節奏就相對明快,對於喜歡動手的人而言常常會是優先的選項。然而開刀也有不同的種類,有些刀相對安全,有些刀則充滿風險,但不論是哪一種刀,在刀台上的選擇與決定都必須要快。內科系慢慢發展出一些介入性的治療,而外科系中也有一些可以走比較內科系的門診風格,例如泌尿科、婦產科、耳鼻喉科與皮膚科。這些科別雖然都可以開刀,但是也可以選擇透過藥物治療。對於年紀到了不太能負擔開刀的外科系醫師來說,這些科別可能比較進可供退可守。每個外科系開刀的刀時也不同,有些科別的刀動輒 5 小時起跳甚至更久,而有些科別可能在 2 小時內就可以結束,但這些時間也很看是哪種類型的刀,以及一些開刀時間短的刀會不會輪到你開。

大多數的科別都需要接觸病人,但如果天生就厭世不喜歡接觸人或有社交恐懼症也可以選擇如影像科、病理科或麻醉科等不太會長期接觸到病人的科別。其中近幾年因為介入性治療的發展讓麻醉科與影像科除了擔任隱形的守護者以外,也有機會走到醫療的前線提供協助,例如進行疼痛治療或血管栓塞等等。

除了上述的參考因素外,從職業生涯的年限來說,需要開刀特別是比較精細或耗時比較長的科別比較容易受到年紀的因素限制。相較於開刀的科別,以門診或照顧住院病人為主的科別就比較沒有年齡上的限制。只要你還能思考還能說話,基本上就可以繼續擔任一位醫者。不過許多開刀科別在職業生涯的末期也可以轉型成以門診為主,例如泌尿科或婦產科也可以單純看攝護腺肥大、不孕症、婦科疾病、性病等等。還是那句老話,想得越久想得越多可以為未來省下不少麻煩。


自己的能力與優勢

當在思考要做選擇時,我自己會習慣往三個不同層面進行分析:

  • 我想做什麼?

  • 我應該做什麼?

  • 我適合做什麼?

有些時候想做的事情未必是你適合做的事,例如你很想要跟醫龍一樣開刀,但偏偏你就沒有那個天份與技術。這一點在外科系比較常見,內科系主要著重知識與統合能力,當然在門診中與患者溝通也是需要練習的,但基本上只要多加練習都可以做到一定的水平。然而開刀就不太一樣了,首先練習這件事情很難在病人身上執行,主要原因是開刀不太容許有差錯,所以一些比較關鍵的步驟或技術其實沒有那麼多練習的機會。如果你的能力不足,那主治醫師或指導的醫師可能也不太敢放給你做,沒有機會做就越沒有機會練習。

有些時候想做的事並不是應該做的是,例如選擇當一個復建科醫師但卻一直很想做應該開刀的病人,或身為一個骨科醫師但完全不開刀只做超音波導引注射,這樣的結果都有一些本末導致。因此,仔細地做選擇並且在那條道路至少把份內應該做的事情做好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一些先天的特質或優勢,有些人抗壓性強手又很巧,天生的立體空間感很好,這類型的人可能很適合做外科,但當然也可能遇到他喜歡內科照護病人的模式。此時,就必須好好思考究竟要以哪一個科別當作自己為來的志向。

當然,這三個問題在選擇科別之後一定還可以找到答案,只是這時候的答案未必會是最佳的解答。回過頭來說,在選科之前花越多的時間了解自己,其實可以為未來節省很多的時間與糾結。所以在大學生活之餘也不要忘記探索自己的興趣,這些興趣不單純是對於該科別的興趣,有些時候是對於某些生活樣貌或模式的嚮往。醫學系相對封閉,如果不自己走出去接觸其他人,那進入基礎醫學課程時就會慢慢沒入整個白色巨塔,而喪失巨塔之外的生活光彩。


熱門科與非熱門科、申請的難易度

前面講的都是很理想的狀態,彷彿我選擇什麼科別就可以進入想要的科別。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是有一段差距,由於科別的容額有限,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進入到理想的科別。這樣的現象在一些熱門的小科更是如此。以目前來說,皮膚科、眼科、骨科、復健科等等都算是熱門科別,如果有志想走這些科別可能就必須提早鋪路。關於申請復健科可以參考:走上復健科這條路:住院醫師申請,下面簡單提一些在申請之前我的想法與可能的準備重點。


成績的重要性

人生中很多東西是很現實的,的確成績不代表一切,但在面對素昧平生的兩個人時,若沒有其他相關資訊,一個成績好,一個成績差,要選誰這個大概是個送分題。因此,在大學時期維持一定的成績,對於不管是否要申請熱門科別,絕對沒有壞處。如果成績不佳,也最好有一個好的理由說明為什麼你的成績相較其他人落後。


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台灣的風氣強調教學醫院必須臨床、教學與研究並重,所以有研究就如同成績好一樣,基本上不可能扣分,只是加分加多少的問題而已。然而,研究也有分很多不同的層次:

  • 究竟是第一作者的研究還是只是在論文的過程中有貢獻?

  • 該篇研究室基礎研究還是臨床研究?

  • 研究是原始的研究還是統合分析或系統回顧?

至於是否一定要有欲申請科別的研究我倒覺得沒有那麼重要,之所以要有欲申請科別的研究主因應該是會和該科的醫師有所交集,這樣一來在申請時可能會比較有幫助。否則老實說以一個醫學生或不分科住院醫師,研究主要都是了解整個過程並且實際參與,只有極少數人可以真的說該研究就是他有興趣且專精的研究領域。


同儕之間的評價

這一點就是大家俗稱的黑歷史。老實說針對申請住院醫師來說,對於申請者是人生大事,但是對於科部而言不過是一年一度的一個事件。許多科別要的不過是不要收到怪人或不好相處的人,所以如果再進行鄉野調查時有不好的紀錄就會大大的扣分。試想一個人的評價是

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會極力表現,但對於沒興趣的東西就不太在乎。

老實說這樣的論述有很大的錯誤嗎?但實際上聽起來就是相對的扣分項。所以保持和同儕間的良好關係,並且在各個科別都有不錯的表現很重要。


輪訓至該科別的表現

如果想要申請該科別,最好在自選科的時候能有機會輪訓。除了讓該科別的考官認識你以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實際進入該科別確認自己是否有興趣。有些時候局外人會覺得一切都很美好,但真正身處其中的人才知道酸甜苦辣。因此,可以多和住院醫師學長姐聊聊他們的心得,但不要忘了

你不會一輩子都是住院醫師,所以主治醫師的生活喜不喜歡相對來說更加重要。

如何展現自己與讓別人看見自己

有時候並不是要炫耀,而是要適時的表現自己的能力,不然別人未必看得見你,沒有人看見你自然也不會有機會。至於如何做到適度的展現自己又不讓人覺得過於自傲,這就是一門藝術了。


Dr. M 自己的經驗

走上復健科這條路:住院醫師申請的文中有稍微提到一些,這邊簡單帶一下屬於我自己的故事。其實在大學時期一開始,我也算是系上的核心人物,舉辦了一些活動也擔任過負責人。但也許是因為個人特質或年輕氣盛,讓人覺得有些自傲與無法溝通,所以也曾經被討厭甚至開社團黑特過。因為這件事情讓我淡出了系上的主要活動圈,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那時的我想找一個除了讀書以外,不用別人肯定我就可以做得很開心的事情。最後我找到的答案是羽球,也因為羽球牽起後面一連串的旅程。

大三時的我認真練球,好不容易進入校隊而且可以打大專盃,但是卻意外受傷。我到復健科就診就拿到復健小卡,彷彿做完六次復健一切就煙消雲散。但我希望知道我為什麼會受傷,有什麼方式是我可以避免再次傷害。



然而,那時的我在復健科卻找不到答案,也從那時候開始萌生樂對於運動醫學有興趣的想法。第一次接觸到運動醫學這個字眼其實是大四到筑波大學移地訓練的時候,那時的我詢問吹田教練是否有醫師協助他們的球員。也差不多是那個時間點,我尋求了醫學院羽球隊物理治療學長的協助,詢問他是否可以幫助我們校隊的成員進行防護。那時的我就很好奇,物理治療師可以做這些那身為一個醫師可以做什麼呢?

於此同時,我發現自己喜歡成就感來源快速而且不拖泥帶水的科別。此外,我也很喜歡旅遊,喜歡下班的時間是自由的。綜合上述考量,大概大四大五時的我想選擇的科別有急診、泌尿、骨科與復建科。急診的原因是上下班時間確定,下班就是下班了,而且成就感來源很快,接觸的疾病種類又夠多。雖說 12 小時的班有點累人,但可以換來一個月有十幾天的休假好像也不錯。泌尿科則是喜歡他可以開刀的特性,要大刀有大刀,要小刀有小刀,如果不想開刀也有門診可以看。我自覺我不太擅長過於精細的事物,所以哪裡有東西多出來就幹掉,哪裡有東西堵住就弄通,對我來說很直觀。至於骨科和復健科單純就是喜歡運動醫學,所以選擇最接近的這兩個科別。

最終決定去復健科主要是經歷過骨科之後發現開刀的病人實在太多,在這麼多病人的情況下很難做到細緻的處理。往往不開刀的病人就是開藥回家休息,開完刀之後就是排列正常可以回去了,針對一些細部的復健或傷害的預防比較沒有時間琢磨太多。但復健科也並非一開始就是唯一選擇,我喜歡運動醫學,但那時的我眼裡只有運動員,說實在對於神經疾病如中風、脊髓損傷或腦外傷的患者興趣缺缺。選擇復健科其實也很怕照顧那些病人非常痛苦,再加上復健科的知識其實非常雜,我不是一個擅長唸書的人,所以也在些猶豫。不過那時還是以骨科和復健科為主要目標去準備。實際上確認復健科其實是到英國唸書後接觸到 Physical Activity 這門課程才認知到

運動醫學不是運動員而已,所有透過運動進行治療或有在運動的人所發生的問題都是運動醫學。

神經疾病的患者其實也是運動員,運動員的目標是返回競技運動,而這群病人則是返回正常的生活,所使用的邏輯其實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在進行復健時同樣都是人體,所以基本的概念都是差不多的。實際上在看患者復健時也印證了這樣的想法,這些有神經疾患的患者只是有許多特殊的代償模式,但本質上在進行復健時跟運動員是差不多的。

每一年的住院醫師都有不同的心得,歡迎有興趣的人參考之前的文章:復健科醫師在幹嘛:第一年住院醫師心得復健科在幹嘛:第二年住院醫師心得。隨著慢慢開始可以接觸病人後也真的打從心底感謝自己當初選擇了復健科。我喜歡復健科可以長期接觸病人並且建立長久的醫病關係。從受傷的初期開始到需要開刀以及開刀之後的復健都可以陪伴患者,而且復健科族群的患者不會有太大嚴重的問題,所以對我的好處是我可以和患者建立關係也不要太擔心患者會走掉(真心佩服許多內科醫師在照顧患者時盡心盡力又要承受他們隨時會走掉的風險)。


總結

今天這篇文章單純是分享我自己的一些心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方式,也歡迎一起討論,不過相信時間過得越久,可能看的東西也會越不同。最後想要提醒大家,醫師這個職業基本上選定專科後就是跟著你一輩子了,住院醫師階段最多也就七八年,主要還是要看主治醫師的生活與調性你喜不喜歡。在做出決定之前盡可能的了解所有的面向,做了決定之後就勇往直前吧!


Dr. M 我們下次見!


16,64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NTACT

歡迎來信詢問任何相關問題

  • facebook
  • linkedin
Yoga Mats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