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Untitled_edited.jpg

Dr. M

Give you no limit


歡迎來到Dr. M

​在這裡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Home: Welcome

DR. M

Martin Lin, Taiwan, currently in UK

MD, MSc in Sports Medicine Exercise &Health, CSCS

對於運動有著異常的熱情,希望透過運動讓世界變得更好

運動傷害處理

​一般復健

Workshop經驗分享

肌力體能訓練

​醫療雜談

IMG_4784.JPG
Home: About
Home: Blog2
  • Writer's pictureDr. M

復健科醫師在幹嘛:第一年住院醫師心得


以前有寫過關於運動醫學領域中不同專業人員的養成過程與簡介,有興趣的人可以翻翻以前的文章。醫師的訓練從醫學生開始,一路到見習醫師、實習醫師(現在已經沒有了)、不分科住院醫師、住院醫師最後則是主治醫師,詳細內容可以參考:醫學系在做什麼?醫師的養成過程。以復健科住院醫師而言,我們的養成大概是四年的住院醫師,Dr. M 目前是第二年住院醫師 R2,剛好又到了住院醫師申請的季節,當初自己也很好奇住院醫師的生活為何,就來回顧一下北榮復健科第一年住院醫師 R1 的生活(每間醫院都有不同)。關於復健科住院醫師的申請可以參考:走上復健科這條路:住院醫師申請


日常生活

住院醫師之所以為住院醫師就是日常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是照顧住院病人。R1 的日常生活:

  • 每天 08:00 上班(偶爾有特殊會議需提早)17:30 下班

  • 午休時間一般為 12:00-13:30(一般來說不會有人在這時候找你但也有例外)

  • 每天幾乎都會有教學活動或是臨床業務需要負責

  • 依照跟的主治醫師的習慣有不同的查房時間

  • 如果有遇到值班,工作時間就是當天 8:00 到隔天 8:00,可以 day-off

以復健科來說,的確是一個生活品質不錯的科別,基本上上手之後幾乎都可以準時上下班,病人的狀況也相對內科病房穩定,但是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狀況比較複雜或是住院期間有一些狀況(感染、新的中風、意外發現的主動脈剝離甚至需要急救)。不過整體來說,病人都算穩定,因為住院目的大都是為了復健,如果還沒有到穩定的狀況,在不能積極復健的階段也不會來復健科病房。因為病人相對穩定,所以在值班的時候也比較不會過於忙碌,一般來說都是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由於台北榮總是醫學中心又是教學醫院,所以基本上臨床、教學與研究應該三者並重,下面就由三者來分享 R1 的細部生活。


教學活動

北榮復健科的教學活動非常多,但是主要都是以讀書會的方式進行,單純主治醫師一對多的教學非常少。執行方式都是住院醫師會負責整理 slides 然後每次大約是 40-60 分鐘不等的時間,報告完之後主治醫師會負責給予一些建議與經驗分享。讀書會的內容也非常包羅萬象,基本上會以教科書為主,每一年可能略有更動,下面簡單條列 R1 念過的內容:

  • NASM Essentials of Corrective Exercise Training (NASM CES 考試用書)

  • Braddom's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復健科指定用書)

  •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運動處方)

  • Electromyography and Neuromuscular Disorders(肌電圖)

  • Clinical Sports Medicine(運動醫學)

  • Physical Agents in Rehabilitation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Practice(儀器)

  • Clinical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A Team Approach(骨科復健)

  •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Physical therapy(心肺復健)

  • Fundamentals of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超音波)

  • Orthotics and Prosthetics in Rehabilitation(義肢輔具)

除了上述的這些以外,也會念一些期刊的文章,例如小兒的讀書會就會由主治醫師選定念一些和小兒復健相關的文章。每週也會有心肺測試的案例報告或是關於心肺復健的論文報告。除此之外,科內每週也會有 Seminar,採用一次邀請外賓演講一次住院醫師主題式報告的方式呈現,之前曾經分享過的很多文章內容都是來自 Seminar 的內容。除此之外也會有許多的跨科部或跨團隊討論會議或是一些復健科的聯合會議:

  • 榮臺心肺會議

  • 骨科復健科運動醫學會議

  • 疼痛聯合會議(復健、麻醉、神外、放射)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其實復健科的內容非常多也非常繁雜,有些人可能會往神經復健走,有些人可能對於骨關節或心肺比較有興趣。雖說在前面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科的病人相對穩定,但是因為有這些讀書會,所以基本上每天還是被塞得滿滿的,沒有報告的時候也可能是在辦公室內做報告。整體而言,一個月大概會被分配到 2-3 次的報告,但由於有些時候會卡到臨床的業務,所以會機動調整,跳整後有可能一個月都沒有報告但也可能一個月就有 5-6 個報告。

復健科是一個整合性的科別,所以和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也會有跨團隊會議,共同討論一個住院患者的狀況,希望透過這樣的會議大家可以更加全面的照顧好這個病人。另外也會有臨床病例的討論,執行方式就是住院醫師簡單準備一下患者的住院病摘並且報告給當日負責的主治醫師,主治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問一些問題或是給予建議。

雖說會議很多,但絕大多數我們的會議都是在 9 點鐘之後,所以相較外科系可能要 7 點就來開會 8 點要上刀或是內科要 7 點開會 8 點查房輕鬆很多。


臨床工作

除了教學活動以外,北榮復健科在臨床工作的安排上也和其他醫院不太一樣。所有的住院醫師都會負責照顧住院病人,但除此之外,也要負擔一些臨床的業務。住院病人的床數因為每個月幾乎都會有 3 位不分科住院醫師,所以加上 R1-R3 每個人的床數都蓋都在 5 床左右或以下,一線的值班也由 PGY 和 R1 分擔,R2 以上則是二線值班。以 R1 的工作來說,臨床被分配到的業務主要門診、電生理檢查與經顱磁刺激治療。


門診(三個月)

門診的業務內容主要就是協助主治醫師開立復健單與執行門診注射。門診注射以膝蓋玻尿酸與肌痛點注射為大宗有些時候也會有一些關節內或其他部位的類固醇注射(板機指、二頭肌腱炎、肩滑囊炎等等)。


電生理檢查(六個月)

電生理檢查是北榮復健科的一大特色,在這方面的訓練說是全台灣最扎實應該也不為過。很多醫院的電生理檢查都是由技術員執行,但是在北榮復健科都是由主治醫師帶領住院醫師操作。關於電生理檢查介紹可以參考:到底在電什麼?電生理診斷簡介。在一開始的時候,R1 會負責前段的神經傳導檢查而第二階段的肌電圖檢查則是由主治醫師負責,等到比較熟練之後,主治醫師也會慢慢放手讓我們自己執行完整的檢查。一個禮拜中總共會有 6 節的電生理檢查(現在變更多了),所以在 R1 的訓練中是相對比較累一點的。


經顱磁刺激(三個月)

經顱磁刺激 rTMS 也是榮總的一個特色,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磁場打入腦部創造電流去刺激大腦不同的部位。在這個部分有些醫院可能是由技術員執行,但在榮總基本上是 R1 負責。這個業務可以說是 R1 裡面最冗長的部分,原因在於比較類似體力活,因為就是將主治醫師評估過後的治療計畫在患者身上操作,所以在操作比較熟練之後就是反覆執行類似的動作。這個業務基本上是每週一到五的早上到下午大約兩點左右,所以配合上面讀書會與報告,有些時候如果相衝就必須要請同屆或其他同事幫忙 cover。


照顧住院患者

照顧住院病人與值班也是住院醫師很重要的任務,由於 R1 會有很多上述的臨床業務,如果值班隔天 day-off 那在臨床業務上會卡死,所以PGY 的值班數目會比 R1 多一些。值班內容就是處理患者的一些症狀或問題,如果有比較延遲進來的病人就要協助開立一些基本的醫囑與藥物。值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導尿、換鼻胃管與患者睡不著等等,相對其他科別來說比較不會有一些複雜的狀況。但也是有遇過病房內需要急救或是突然發生二次的中風或腦出血的案例。


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的注射在北榮是每兩年輪替一次,剛好這個業務是由 Dr. M 負責,所以每個月還會多一次的肉毒桿菌評估與注射。關於肉毒桿菌可以參考:肉毒不是醫美的專利 肉毒桿菌在張力的應用。除了健保的評估以外,如果有主治醫師有一些需要透過超音波導引的注射也會由我負責,所以在 R1 的時候就有一些操作超音波執行注射的經驗。


機動任務

這個部分的內容就有些包羅萬象了,但簡單來說一個大的科部一定會有一些瑣碎的小事需要人協助完成,有些時候也會交由住院醫師負責。具體內容就不多做說明,但是這些機動任務普遍來說都不是做起來會很開心的事情,但事情總有人要做,相比於我們科部的生活品質與自由度,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


研究

研究是復健科住院醫師訓練中的另一個重點,因為在專科醫師考試時如果有 SCI 的論文發表,那對考試分數會有加分的作用。一般來說,北榮會希望住院醫師至少在 R2 要開始寫論文,且要在學會上口頭報告,報告後要將結過盡快轉成論文進行發表。Dr. M 自己是在 R1 就做過口頭報告了,所以也就比較不會被主任追殺。在北榮的研究風氣來說,只要你想做研究一定有研究可以做,但是是不是完全符合你有興趣的主題就不一定了。我覺得這個現象應該在各大科部都是如此,往往老師手上都會有一些已經在進行的研究題目,所以通常是先和老師討論,先進行這類已經經過審核的研究。如果想要從頭開始一個嶄新的研究計畫,可能要在 R1 或是 R2 剛開始就要進行,因為計畫的送審等等也都需要時間。當然也要看研究的內容為何,如果是又做有介入的研究(打針或運動等等),那可能從寫計畫、收案到資料分析與撰寫就需要 2 年的時間。


個人心得

其實除了上面講的一些業務與生活外,醫院外的生活也有許多的課程,例如超音波的操作課程、動作評估的課程與徒手治療的課程等等。而這些課程通常所費不貲,所以復健科醫師雖說在照顧住院病人上壓力可能沒有其他科別大,但是時間往往也會被一些課程給佔掉。當然,隨著能力越來越強,可能也不用去外面上這麼多的課程,但在住院醫師階段其實真的很多東西都要自己學習。

對 Dr. M 來說,我是蠻喜歡北榮復健科的環境,雖然自主學習的成分很高,單純主治醫師的教學沒有這麼普遍,但基本上只要肯問,主治醫師也都願意分享臨床經驗。北榮的訓練比較像是做中學的感覺,而學長姐在成長的路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好在整體而言住院醫師的感情都不錯,大家也會約出去吃飯喝酒,所以在這方面也不需要太擔心。培養自主學習與分辨對錯的能力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許多的讀書會也可訓練一下這方面的能力。

在大型教學醫院中的好處就是資源都在,所以你想要做什麼都可以嘗試問看看,例如 Dr. M 也有過去跟骨科的刀,因為不了解報告的術士等等。同時像是一些聯合會議,也可以透過和不同科別醫師的討論來了解其他的知識,我覺得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資源。有任何問題也可以找到人協助。

雖說臨床任務很多,但換來的是值班的數量比較少,而且值班完可以 day off,在安排上課或是疫情前出國等等應該都相對有彈性,不過由於是公家醫院,所以年休的天數就少,以我來說因為之前不是在榮總或其他公家醫院且中間有中斷,所以 R1 下半年總共可以請 3 天的年休,相較於其他醫院如長庚有 14 天就有一些落差了。


總結

剛好又遇到住院醫師申請的季節,也順便回顧了一下去年一整年的生活與訓練,其實對於當初的決定到現在還算滿意。北榮的訓練環境其實自由度很大,要過得輕鬆有過的輕鬆的方法,要學到東西或參與不同事物也有門路可以進行。所以還是蠻推薦北榮的復健科,以前可能會聽聞北榮復健科沒有什麼超音波的個案都被影像科做走,但其實我們有很多的病人可掃,而且現在科內也有幾位厲害的醫師可以請教,要說比較沒有發展或我還沒接觸到的應該是癌症的復健。不然前庭復健、智慧醫療、磁刺激等等這些其他醫院復健科不一定有的,北榮都有老師在進行研究或臨床服務。希望這篇文章對於需要的人有幫助,等到 R2 結束之後再來回顧一下 R2 一整年的心得!


Dr. M 我們下次見!



3,74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CONTACT

歡迎來信詢問任何相關問題

  • facebook
  • linkedin
Yoga Mats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